• 南宫ng28相信品牌






  • 阿里、美团接连被罚,团餐会不会也有“垄断”一说?

    栏目 :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04-28

    “利剑”落下: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突然发布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 ,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早前,阿里也因垄断被罚182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处罚的理由是:阿里巴巴集团利用自己在网络零售市场的支配地位,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双方的共性是,利用自己垄断市场的特殊地位 ,左右或者逼迫客户做选择。

     

    对此 ,行业曾掀起一波讨论 ,餐饮业有无可能出现垄断地位的“巨头”,再进一步思考,团餐业有无可能?



    垄断市场条件,

    团餐业并不满足

     

    其实,关于美团被查或被罚的消息并未断过。来自澎湃新闻的资料显示:

     

    4月14日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美团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判决: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将向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赔偿35.2万元。

     

    2017年6月,因利用在当地占有量最大的优势地位,强迫商家签订“合作承诺书” ,浙江金华市市场监督局就对美团做过处罚,合计罚款52.6万元。

     

    2018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认定美团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罚款7万元 ;


    2019年3月,因涉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美团外卖处罚,罚金25万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

     

    2020年4月10日 ,广东餐饮协会官微发布《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指责美团涉嫌实施垄断定价,新开餐饮商户佣金最高达26%,已超商家忍受临界点 ;

     

    2021年2月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金华分公司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拉扎斯公司(饿了么)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并赔偿后者100万元经济损失。

     

    其实,关于反垄断,市场监管总局早就打过招呼。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会上提出“五个严防”“五个确保”,对强迫实施“二选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实施“掐尖并购” 、烧钱抢占“社区团购”市场、实施“大数据杀熟”、漠视假冒伪劣、信息泄露及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等问题必须严肃整治 。

     

    很多学者就提到 ,中国电商是个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那么 ,团餐有没有可能进化到“寡头垄断”市场呢 ?




    经济学对“寡头垄断”是有定义的 :寡头垄断是指一个市场中每个公司的产品无独特性,并且竞争者的数量有限 。

     

    它的特点是:

     

    1 、基本上是同质产品,如基本的化学制品或汽油。

     

    2、相对少的销售者,如一些大的公司和许多小的跟随大公司的公司 。

     

    3、公司相互监视市场价格,如果自己提高价格,顾客也不会太大规模的流失。

     

    目前来看,团餐一条都不满足。无论是拼产品还是拼服务 ,团餐竞争都相当激烈。而且在一个甲方支配的格局中 ,团餐都不可能随意涨价 。


    体量不够大?

    区域有无可能?


    除此此外 ,判断行业垄断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反垄断规则里,对于市场是否垄断的份额标准大概是这样的:

     

    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达到1\2的;

     

    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合计达到2\3的;

     

    3 、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合计达到3\4的;

     

    以上三个标准 ,也没有任何一家团餐企业可以做到。

     

    在国内,团餐百强企业市场集中程度仅有5%,在美国,团餐前五强就占有80%的市场份额 ,日韩前五强也占有60%。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百强团餐企业中,营收超过30亿的企业只有3%。相较而言,中国团餐市场依旧非常分散 ,头部品牌也并不拔尖,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目前除了南方的中快,北方的千喜鹤 ,大量的中小型团餐企业还都是“小、散 、弱” ,没有正真一家覆盖全国范围的团餐企业 。毫无疑问,这是个巨量的蚂蚁市场 。

     

    不过,有分析指出 ,落脚到区域市场,已经呈现出各自的团餐“霸主”。

     

    京津冀地区有金丰  、快客利 、健力源等团餐品牌,长三角区域有上海的麦金地 、绿捷,安徽的长快 、蜀王,南下珠三角地区有东莞的鸿骏膳食 。他们作为团餐领域的“腰部企业”,分别取得傲人的成绩。


    另外 ,很多团餐企业今年正在接洽资本进场 ,目前来看最有上市可能的当属上海的麦金地。其成立十年来一直专注白领市场,业务涵盖高新产业园区、政府机关、大型国企 、世界500强四大板块 ,早在2015年就已实现10亿营收。

     


    在外界看来,团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营单元 ,在经营属性上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 。团团经常听到一种声音:“区域团餐市场处于熟人社会状态,很难分食,即使是大型团餐或者外企,没有关系也很难撬动,这其实就是一种区域垄断 。”

     

    不过,真正的经营垄断 ,并不构成 。

     

    在有据可查的关于餐饮垄断的罚款案例中 ,最早的一起是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赤峰市巴林左旗餐饮行业垄断协议案处罚决定书,巴林左旗餐饮行业商会及4家涉案企业因联合抵制交易的垄断行为合计被罚65万元。

     

    其被罚细节在于 ,商会以降低会员单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保障原材料质量安全为由 ,对啤酒、白酒 、粮油、肉 、调味料等部分餐饮服务用量较大商品实行“捆绑式招标采购”制度 ,以合同约定 ,参与统一采购活动的会员单位不得从非中标单位以外的经营者中购买同类商品,不得以低于中标价格向非会员单位销售合同约定商品。

     

    但在目前团餐企业经营过程中,已经非常透明 。“以前总有人指摘团餐企业招投标操作,但是甲方首先已经认可来投标的各家公司 ,并且很多企业是让工会,群众代表参与评选。”北京麦金地总经理李亚东认为。

     

    而且,谈到所谓的区域性,李亚东则指出,区域团餐能够做大在于地方的团餐企业相对认识的客户多 ,信息多 ,能提前得到甲方的熟悉和了解,“厨师服务人员本地化、菜品口味本地化,那肯定比外地的公司有优势。” 




    团餐供应链或信息化平台

    能否“垄断”?

     

    有观点认为,如果餐饮领域出现“寡头” ,那么,只能是供应链企业或平台。

     

    而随着国内基建 、互联网 、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餐饮食材供应链行业格局初现,每条细分赛道里都出现领先的供应链品牌。

     

    从不同领域来看,餐饮供应链初步可以分为几类 :

     

    第一类:B2B的生鲜平台,比如针对中小餐饮商户的美菜网 、美团的快驴;

     

    第二类:从传统餐饮企业裂变而来的供应链品牌 ,拥有中央厨房以及产品研发能力 ,比如海底捞的蜀海供应链,主要服务于大中型连锁餐饮客户 ;

     

    第三类:专注某一赛道的餐饮供应链,比如服务团餐食材供应商的望家欢,专注于净菜供应的裕农,以及真功夫旗下的快餐供应链功夫鲜食汇 。


    第四类:单一品类食材供应链,比如专注餐饮爆品垂直的食材供应链的信良记 ,定位火锅烧烤一站式的食材超市的锅圈食汇,速冻产品供应链的千味央厨、安井 、三全……

     

    这些供应链品牌在各自赛道里快速布局当中,但食材供应链领域很大,赛道分散。向上考验把控程度 ,向下考验服务能力,同时还考验物流 、信息化能力。

     

    如果只看团餐供应链,望家欢无疑是其中最有竞争力的 。作为团餐配送赛道的领头羊,望家欢每年营业额超20亿元,团餐配送业务几乎占据整个华南市场,而在疫情大环境下的接连融资,让其有充足的弹药向全国市场进军。

     

    而蜀海作为国内食材供应链的领军企业,也已经在逐步探索放大团餐场景的食材配送,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份额会持续扩大 。

     

    但如果形成寡头,这个目标短期内极难实现。

     

    那么 ,团餐信息化平台呢?

     

    目前,主导这方面建设的 ,以禧云信息、满客宝为代表的几家已经形成一定的生态:

     

    覆盖食堂全流程管理的专业团餐ERP为核心产品,同时具备各类智能软硬件系统集成,及线上线下运营能力的一站式智慧食堂解决方案。

     

    此外,具备软硬件研发能力的智慧食堂设备厂商也已经脱颖而出。

     

    如智能出品设备及结算设备厂商雄伟科技、鼎顺科技、南京小牛 、大唐智讯等 。


    但是,由于团餐业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更多,产业链条更长且更复杂,信息化推进的诉求各不相同 。目前,同样没有一家信息化企业,能够输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市场份额也无法做到集中。


    上一篇 :
    下一篇 :





  • XML地图